有酒方成姻缘:
在我国,不管什么民族,在人生最重要的三个里程碑——出生、结婚、死亡中,酒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。如果说没有这三个里程碑便没有人生的历史,而没有酒的参与这三块里程碑则不会那么醒目。比如一个人若干年后可能已经忘记了他结婚的具体日期,但他绝然不会忘记婚礼那天喜筵上的许多事情。尽管现实生活中很难有十全十美的婚姻,有人甚至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,但绝大多数还是乐于竖起这块人生的里程碑,乐于品尝这杯人生的浓酒。而在冠于人生四喜之首的婚嫁活动中,酒是须臾难离的良朋益友,说“有酒方成姻缘”绝非夸张之语。平时我们经常听到“什么时候请我们喝喜酒啊?”“到哪里去?”“喝喜酒去!”等。大家都明白这“喝喜酒”是指结婚,“喝喜酒去”就是去参加婚礼。在我国某些偏僻的地方现在还是这样:新婚夫妇领了结婚证若未办喜酒,他们的婚姻往往不被大家承认;反过来若办了喜酒而未领结婚证大家倒认为他们是“合法”夫妻,可见婚礼饮酒是多么深入人心。
中国人结婚喝喜酒,不仅由来已久,而且在古代被视为天经地义。汉宣帝时,有的地方政府实行禁酒,不允许老百姓在婚嫁时聚会饮酒,一时间怨声载道,为此汉宣帝特颁诏令,纠正地方官府的做法。诏曰:“夫婚姻之礼,人伦之大者也;酒食之会,所以行礼乐也,今郡国二千石或擅为苛禁,禁民嫁娶不得具酒食相贺召,由是废乡党之礼,令民亡所乐,非所以导民也,《诗》不云乎,民之失德,干糇以愆”,勿行苛政。”
二、古代婚姻礼仪与酒;
关于古代的婚姻礼仪,史籍中记载颇多。昏,与后世“婚”字通假,在周代有迎亲完婚于黄昏之时的习俗。《尔雅》所谓昏姻:“婚则昏时而迎,妇则因而随之,故云婿曰昏,妻曰姻。”早在春秋时期,《诗经》中就有了男女相爱而饮酒的记述。《礼记士昏礼义》记载了周代贵族士大夫阶层举行婚礼的六个程序,这六个程序叫“六礼即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其中的纳采、问名、亲迎都离不开酒。“纳采”是男方先遣媒人去女家提亲,女方同意后男家遂派人以雁为贺礼(古代初纳采次见人时所送的礼物),正式向女方求亲,汉代以后采要备酒。
婚庆定制酒
(二)问名
“问名”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主人请问女子之名,这时女家置酒款待。
(三)亲迎
“亲迎”相当于后世的完婚,即新郎到女家迎娶新娘、它是整个婚礼最重要也是最隆重热烈的阶段。新娘接进门后,要设酒宴共食,即所谓合卺(jn),也是婚礼中至为关键的仪式。《礼记·土昏礼义》中也记有:“共牢而食,合卺而醑。”卺,葫芦做成的瓢。即新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。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。起于上古。本用匏(葫芦)一剖为二,将两器(瓢)之柄相连,以之盛酒,夫妇共饮,表示从此成为一体,名为“合卺”。后世改用杯盏,乃称“交杯酒”。《礼记·士昏礼义》记载,士大夫结婚时男女用酒漱口要进行三次,头二次均用爵盛酒,第三次才用卺。到了宋代,合卺已不用匏瓢,而是用两个酒盏以彩结相连,新郎和新娘互饮一盏,谓之交杯酒。饮完酒,把酒盏及带的花冠子掷于床下,酒盏若是一仰一合,“俗云大吉”。这种风俗在我国非常普遍,如在绍兴地区喝交杯酒时,由男方亲属中儿女双全,福气好的中年妇女主持,喝交杯酒前,先要给坐在床上的新郎新娘喂几颗小汤圆,然后,斟上两盅花雕酒,分别给新婚夫妇各饮一口,再把这两盅酒混合,又分为两盅,取“我中有你你中有我”之意,让新郎新娘喝完后,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,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
(四)回门酒
结婚的第二天,新婚夫妇要“回门”,即回到娘家探望长辈,娘家要置宴款待,俗称“回门酒”。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,酒后夫妻双双回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