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与酱香型白酒的故事
酱香型白酒生产厂家,承接各类定制酒: 话说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,为世人推崇为“诗仙”,他又以好酒闻名于世,亦称“酒仙”。李白诗才甚高,酒量奇大,他是一位将酒与诗的关系密切到极限的诗人酒徒,他爱酒嗜酒,咏酒写酒,因酒而兴致勃发,才思横溢,下笔有神,酒酣墨畅,他那飘逸的诗作散发着浓郁的酒香,在酒与诗联姻的文学史上,李白是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。李白是第一号酒徒诗人,保留下来的一千多首诗中,几乎没有一首不带酒味,李白将诗酒文化阐释得淋漓尽致,酒似乎是他的生命,是他感情的物质载体,被他融入诗中,成了他诗歌的灵魂。王安石评李白的诗道:“十句九句妇人、酒耳。”其实,李白的诗除《乐府诗》外,言妇人的少,言酒的多。至今可查阅的李白的诗,有1500首,据郭沫若考证其中写到酒者,占16%,一生写饮酒的就有170多首,明代诗人周履复专门选编了《青莲觞咏》,仅五言七言各体诗歌咏酒的就有七十五首,可谓洋洋大观。李白生活中离不开酒,诗都从酒宴中流出,其中《襄阳歌》、《月下独酌》、《将进酒》、《金陵酒肆留别》、《对酒》等等,传诵甚广。杜甫在《饮中八仙歌》中说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,是对诗人创作与酒的关系的理解和高度概括。河北武强年画《李白斗酒量》上题诗云:“李白斗酒量,冲开锦绣肠。”
明代吴良智 李白赏月图。李白盘坐在山石上,仰头望月,身前放置笔墨纸砚和美酒。
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自称家本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东),五岁左右随父迁居四川绵州昌隆(今四川江油县)青莲乡。少年时好剑术、观奇书,隐居峨眉山,二十五岁时离蜀远游,长期在各地漫游,曾“酒隐安陆(今湖北钟祥),蹉跎十年”。唐玄宗天宝初,为翰林学士,受权贵谗毁,被迫离开长安。安史乱中,曾为永王李磷幕僚,因李磷兵败牵累,流放夜郎,中途遇赦得释。晚年飘泊困苦,投奔叔父李阳冰,病逝于当涂。李白一生多以布衣啸傲公卿间,四处漫游,诗酒飘零,形成了风流倜傥的性格。
清代潘振镛 李白醉酒图。
清代上官周 1731年作 太白醉酒图。
李白一生好酒嗜酒,自称“千金买一醉,取乐不求余”,“饮酒入玉壶,藏身以为宝”。杜甫诗中亦称李白“嗜酒见天真,醉舞梁园夜”。李白追求“醉中真”的意境,把饮酒之乐看得高于一切:“提壶莫辞贫,取酒会四邻;仙人殊恍惚,未若醉中真。”只要有了美酒,就不必追求神仙了,醉卧高台的享受,就是蓬莱仙境也不过如此:“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;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。”李白追慕西晋酒徒张翰,张翰放达嗜酒,曾叹道:“使我有身后名,不如即时一杯酒。”把酒看得比名还重要,将饮酒当作人生惟一大事,李白亦自称“且乐生前一杯酒,何须身后千载名”、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、“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”。
喝不喝酒本来与身后是否有名并无多大关系,但李白偏说:“古来圣贤皆寂寞,唯有饮者留其名。”李白诗中饮酒的酒人豪语,大概亦是古今中外无人能比,他说出的酒人豪语气吞山河:“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。”“穷愁千万端,美酒三百杯”。一天喝酒三百杯,就已经够豪壮的人,但终究还有个数;更吓人的是,这还不尽人意,他在《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二首》其一中云:
剗却君山好,平铺湘水流。
巴陵无限酒,醉杀洞庭秋。
竟然要把洞庭湖和湘水一律化为美酒,滔滔汩汩,使巴陵大地,酒波粼粼,酒浪滚滚,供他醉杀,可谓千古酒人豪语之最。他在《襄阳歌》中亦云:
遥看汉水鸭头绿,恰似葡萄初酸醅。
此江若变作春酒,垒曲便筑糟丘台。
幻想一江汉水都化为美酒,供他“愁来饮酒二千石”,“一杯一杯复一杯”。